【台灣電影心得】恐怖份子__楊德昌

--

台灣新電影

“Terrorizer”

在還沒看電影前,其實我最感興趣的,是這個英文片名。因為說到恐怖份子的英文單字,通常會先想到terrorist,但導演卻用了”Terrorizer”,所以我猜想這部電影一定不是在說這個時代我們認知中的恐怖份子。而Terrorize最直接的意思是「威脅、恫嚇」的概念,但通常這字也不會加er表人物,所以我自己是覺得有造新詞的意味。果不其然,片中的幾位主角都是不同層面的威脅者,王安直接對人命的威脅便不說,李立中和小說家也都用自以為的想法和觀念一滴一滴消磨這段有名無實的婚姻,其實就是一個危機四伏、暗潮洶湧的威脅;攝影師雖然看似最無辜,但對於王安一見鍾情而用這種帶點病態的方式去愛,甚至拋棄原本的女友害其企圖自殺,不也是情勒和威脅嗎,所以看完電影後覺得這個名字真的取得太令人喜歡了。另外先不管是用哪個英文單字,”ize”作為字尾的單字意涵為「使…」,本身就多了讓某東西成為某樣子的「主動」意味,在在的傳達出片中每個人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地成為恐怖份子,這英文片名真的巧思十足,我非常喜歡!也讓我發現好的片名和片名翻譯很重要,可以讓人在未看前直接先幫電影加了幾分,另外是因為聽到老師說的A Confucian Confusion實在太喜歡了,決定下一部就來看獨立時代!

悲劇的偶然和必然 & 星火可以燎原

看完這部電影,其實心裡真的毛毛的,這個社會的連鎖效應實在影響太大,王安即便本身就很爭議殺人偷竊等,但打惡作劇電話基本上是出於無心的,沒有特定要害的對象,一切都是出於偶然,甚至要講什麼內容也都是出於一時興起選的。最好的例證就是電話簿滿滿的李立中而她就這麼剛好選到了這位李立中,便令人不禁打了個寒顫,有趣的是那也是因為今天我們是以旁觀者、已帶有框架、先認識這個李立中的視角觀看電影,試想就算今天選了其他位李立中,其實悲劇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而王安這個出於沉悶的無心之過殺傷力其實不亞於片中她直接殺的兩個人。

我覺得全片悲劇的很大一個因素便是那個「偶然和必然」,除非我們可以站在上帝的視角,要不然我們都可能是未爆彈,畢竟我們連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都無法預測,尤其在這個連彼此可能只是擦肩都可以產生牽連的擁擠卻冷漠的社會,人與人間就增加更多無法預測的可能性。而一連串最終導致的悲劇其實也好像開車,每台車都慢一秒起步便造成大塞車,但問題是這些舉動大多是無心的甚至是不可控的。所以我們都可能是潛在的恐怖份子,因為沒有人能確定我們現在看似再正常不過的daily routine、一些較負面的念頭、對他人說無心的話是否其實正在擴散而我們卻毫不自知,想到又再次不寒而慄。星火可以燎原,只是可怕的是在還沒看到真正的大火前,我們基本上看不到或選擇刻意忽視星火的威力。

角色關係和其困境

除了前面的說這一連串的悲劇很關鍵的原因是出於偶然,但在可控的因素中,我覺得「自私」是另一個殺傷力一樣大的東西。幾位主角都有自私這個共通點,王安為了錢為了私慾不習犧牲他人性命還開無聊玩笑;李立中總說得自己好像都是為了老婆著想,卻從沒讀過她的小說也不曾瞭解她失去小孩的心情,因為他只用自己自私的想法來愛;小說家就不用說了,外遇、離開家幾天也不講一聲、以為老公外遇就直接搬出去也不質問或查證(也可看出這只是個引爆點,其實本來就已經不想維持這段關係了)等等;即便是小說家前男友其實也是自私的,對於他們過去的認知竟只是從她小說中解讀的,而非真的好好了解真實生活中的兩人關係。

另外一些角色困境則包括「視而不見」、「執念」、「自以為的認知謬誤」等許多因素,李立中常常去浴室洗手,洗手成了個例行公事,好像試圖想”洗掉”不知道什麼東西,也許是良心也許是對生活的熱情也許是某種自我,從他的人設如汙衊朋友、找份穩定的工作只因有保障好掌控等,我想是可以這麼解讀的。而且我發現到他從來不看鏡子裡的自己一眼(除了自殺前那一次,但當要了解自己內心時一切都太遲了),就好像從沒有想要了解自己內心,更不用說好好瞭解自己的老婆,而這些也間接導致在面對各種不順後選擇用最殘忍的方法傷人傷己,而非先審視自己為何走到這步。

而諷刺的是小說家卻又是另一個極端,完全無法接受一成不變的生活,無法接受任何的重複,就像我印象很深的是她開頭對於季節重複的敘述,但她卻沒想過其實新的一秒便是一個新開始,生活中的重複也都帶有新意,我想她的「不安於生活的平淡及重複」反而讓她陷入了重複這樣糟糕的情緒的惡性循環,不知不覺又成了一種重複了。將這個概念用非常視覺化的方式呈現是在她接受訪談時,滿滿不同的彩色窗格然而動作卻千篇一律,這個鏡頭語言用得很高明。惡作劇電話可說是全片起因,但造成這些結局的,還需包括各種上述看似沒什麼但殺傷力極大的壞習慣和認知謬誤。

結局解讀

這個結局真是讓人意猶未盡!兩種完全不同的結局但最難過的是都是悲劇,而這些也不只是李立中的悲劇,而是整個在沉悶、自私又危機四伏的都市空間下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問題,即使是結局二大部份的人都活得好好的,難道小說家、前男友跟組長就不會有其他的悲劇嗎?罪惡感、持續的沉悶生活和找不到自我,會不會帶來更大的影響?沒有人知道、也不會有「如果」或「早知道」,但補能否認是有這種可能性的。我多麼多麼希望這整個故事只是一場小說家的夢或未發表的另一版故事,不過我想結局是哪個或即使從頭到尾都是”假”的,其實也不那麼重要了,一方面是整部片本來就亦真亦假,小說家都對兩位男人說過:「這只是小說,何必太認真、難道分不出現實世界嗎」的話,然而大致劇情的確都是照著其故事發展,所以我想解讀為真或假都合理,也覺得一場夢或未發表的另一版故事都合理,且相對沒那麼殘忍。另一方面覺得結局究竟為何也沒那麼重要是因為,其實片中想傳達「在這樣的社會氛圍和無心的過錯,釀成悲劇是無可避免的」這個觀念,無論是結局一還是結局二,差異也只在傷害自己還是傷害他人而已,而就算只是一場夢,這個現象還是存在的,甚至不知道下一個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到臨界點的人是誰,就像片中多次出現的危險瓦斯槽那樣。

--

--